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简介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简介

一、概况

人文学院组建于2000年。学院所辖教学、研究单位有中文系、中语系、历史系、哈萨克语言文学教研室、中亚文化研究所、阿尔泰学研究所和语言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现已成为新疆大学人文社科专业覆盖面宽、办学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于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被确定为我区唯一的自治区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1996年获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九五”期间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学科,2002年3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2010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得一级博士学位点学科。历史与民族学系的专门史学科是人文学院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包括新疆社会与经济发展史、新疆民族与民族关系、新疆与中亚历史文化研究三个方向。2005年专门史学科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通过第一期的建设,无论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服务社会都上了一个台阶。2010年专门史学科再次获得自治区重点学科,并力争在第二期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成功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

二、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文学、历史两大学科门类,十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分别是汉语言文学(下设现代文秘方向、文学方向、影视文学方向、编辑出版发行方向)、维语言文学(下设现代文秘方向、文学方向、影视文学方向)、哈萨克语言文学、汉语言、维语言、哈语言、历史学、民族学等。有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民族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9个硕士点。学院在原有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于2010年申请成功了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2个一级学科的硕士点。目前,人文学院有1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优势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443人,普通本科生1300人,成人学生200余人。有中央民大、新疆电视台、巴州民宗委等多个实习基地。遵循“自强、厚德、热忱、关爱”的人文精神,人文学院教风严,学风正,各专业学生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扎实、写作水平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强、会用双语交际,学生英语及计算机过级率名列学校前茅。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数量多,考取名校多。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展示才华、培养能力的机会,为学院构筑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广大学生通过组织学术专题研讨会,辩论赛,论文答辩等一系列学术活动,深入探讨学术问题,使学术研究在广大学生中蔚然成风,从而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学术素养,培养了他们科学,严谨,求实,认真的治学方法和态度,为广大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毕业生思想作风好,意志力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在多种岗位上发挥了才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主要就业方向为政府机关、学校、影视与新闻媒体机构、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办公室文秘、文学创作、翻译、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全疆高校中的双语教学师资有近90%都是从我院毕业的。

三、师资力量及教学科研情况

人文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35人,其中正高职称25人,副教授5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6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4%人。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6人,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自治区优秀专家1人。有20余位教师曾分别赴美国、瑞典、瑞士、德国、英国、日本、哈萨克、乌兹别克、俄国、荷兰等国访学或讲学;3人进入西部人才培养计划接受专门培养;14人接受出国外语培训;18人去内地高校进修。在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国家级创新团队和“新疆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创新团队。

学院近10年来共承担180多个项目,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校级项目64项,世川课题36项,外资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18项。出版著作145部,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被CSSCI收录的300余篇,国外发表论文48篇;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103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部级3项,还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余项,校级奖78项。2010年人文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院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历史与民族学系管守新的《清代新疆军府制度研究》获得新疆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周亚成的《哈萨克族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获得新疆大学第八届哲社二等奖,策·巴图的《<蒙古卫拉特法典>词语研究》新疆第八届哲社三等奖, 策·巴图的《<江格尔>中的若干特殊语解读》获得2005年度蒙古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万雪玉的《克尔克孜:历史与现状》获得新疆大学第八届哲社二等奖,阿合买提·苏来曼的《鄂尔浑回鹘汗国简史》获得新疆第八届哲社二等奖,西仁·库尔班的《中国塔吉克与伊斯玛仪派》、《试论塔吉克文化中的四大象征》分别获得新疆第七届哲社优秀奖和新疆第八届哲社三等奖。

中亚所先后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龟兹古国史》、《新疆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纲》、《新疆跨国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对比研究》、《西域古代服饰研究》、《十一至十四世纪乃蛮部族研究》,国家教委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中亚五国的现状与前景彩,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课题计四史中亚资料维文译文注《史记》、《汉书》、《后汉书》,自治区资助课题《突厥汗国史》、《卫拉特蒙古简史》以及数项自治区级以上的横向联合课题。出版了诸如《喀刺汗王朝史稿》(魏良弦著),《西辽史》(魏良弦著)、《龟兹石窟》(朱英荣著)、《龟兹古国史》(刘锡淦著)、《卫拉特蒙古简史》(冯锡时等著)、《清季总理衙门研究》(吴福环著)《维吾蒙吾尔语实用语法》(陈世明著)等十多部学术专著。《清末哈萨克族向伊犁东路的迁徒及其社会发展》获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奖,甘四史中亚资料维文译注《史记》、《汉书》、《后汉书》获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社科优秀图书奖,《卫拉特蒙古筒史》、《维吾尔语实用语法》、《托忒文献研究》获自治区优秀社科成果奖。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西域民族关系与政策研究》、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委会资助课题什四史中亚资料维文译注《三国志》、《晋书》、《魏书》、《北史卜自治区课题《新疆现代翻译史》以及若干项自治区级以上的横向联合课题。

西仁·库尔班等人从二十四史、《大唐西域记》等古籍中搜寻汇编的《中国塔吉克史料汇编》,对塔吉克族历史渊源的进一步澄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依据,产生了重大影响。阿不里米提·艾海提首次主编、整理、转写、注释并出版了15-18世纪各种体裁的察合台文手抄文献作品,挽救了面临失传的珍贵古代文献资料。胡毅的《柯尔克孜语南部方言研究》、阿尔斯兰·阿布都拉的《〈福乐智慧〉的修辞学研究》和《西域诸语言的接触与影响》、阿不力克木·亚森的《回鹘文世俗文献语言研究》、蒂力达尔·买买提明的《回鹘文师递瑜加研究》也是新疆民族语言研究的力作,对新疆民族语言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面,维吾尔文学、哈萨克文学、塔吉克文学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艾赛提·苏来曼的《维吾尔文学中的“海米赛”现象研究》和《维吾尔文学与外国文学交流史》、阿扎提·苏里坦的《维吾尔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研究》、西仁·库尔班的《中国塔吉克文学史》、扎米尔·赛都拉的《维吾尔古典文学与阿鲁孜韵律》、海热提江·吾斯曼的《维吾尔古典诗歌研究》、乌斯曼·斯马义的《维吾尔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金斯汗·木哈塔衣的《20世纪哈萨克文学史》、吾尔买提江·阿布都热合曼的《哈喇巴提及其文学遗产研究》等15部学术专著,是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族文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处于同类研究的前沿。

在少数民族文化与环境研究方面,老专家和学术新秀都有重要成果问世。阿不都克力木·热合曼的《维吾尔文化史》和《20世纪维吾尔民俗文化变迁研究》、西仁·库尔班的《塔吉克族民俗文化》、阿尔斯兰·阿布都拉的《维吾尔家族绰号研究》和《西域语言的接触与影响》、热依拉·达吾提的《维吾尔麻扎文化研究》和《维吾尔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周亚成的《骑手的毡房——哈萨克族家庭实录》等论著,在新疆民族民俗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在国际、国内范围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了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学院教师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在本科教育中,学院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结合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组织课堂讨论,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创办了“维汉双语本硕连读班”,实施“维汉双语翻译专业”的教学改革,建成“新疆大学哈密、吐鲁番语言实习基地”,完成了“现代维吾尔语”、“维吾尔语视听说”、“维吾尔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哈萨克文学”等院级重点课程的建设。完成了对新增课程教材的编写以及个别课程教材的修订,出版《维吾尔民俗学》、《维吾尔古代文学史》、《维吾尔文学写作》等22部特色教材。

“十五”期间,学院还承担了留学生的教学任务。在原有的留学生汉语言文化、维吾尔语言文化系列课程基础上,增设哈萨克语言文化、塔吉克语言文化、锡伯语言文化等课程,编写出用英文注释的《基础维吾尔语》等教材,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培养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二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近400余名,使留学生教育更好地发挥了“窗口”作用。

四、图书资料及仪器设备

学院现有5个语言实验室、5个多媒体教室、1个计算机中心、1个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等多种现代化教学场所和设施,实验室总面积为521㎡,生均面积为0.38㎡。仪器设备共有377台(件)。学院资料室图书、文献总量6万余册,1万9千余种。

人文学院下属的新疆少数民族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208平方米,馆内收藏民俗实物及历史文物等七大类5000余件收藏品,1000余张图片以及音像资料,是目前西北唯一一所集教学、科研、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民俗博物馆。同时,还与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了新疆民街民俗博物馆,成为乌鲁木齐旅游的一大看点。

五、历史沿革

中文系创建于1936年,距今已有72年的历史。本专业设置历史悠久,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和深厚的学术积淀。20世纪50年代,本专业汇集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名校的年轻骨干教师,光是研究生毕业的就有10人,其中具有副博士学位的3人:徐思益、杨晓敏、林端(当时,副博士研究生在全国不足50人)。到八十年代,这批教师都成了本专业的骨干,在全疆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现在这些老教师虽然基本上都已退休,但是老一辈教师优良的教学传统基本保留了下来。目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骨干基本是30岁—45岁的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科研实力雄厚,整体教学效果较好,在自治区高校相同专业中教学、科研水平相对是比较高的。目前,中文系的毕业生已成为新疆的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行政机关以及部队等行业,单位的栋梁之材和骨干力量,为新疆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语系也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语系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各民族本专科毕业生及研究生。中语系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研究语言教学法和语言学习理论,对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进行改革,努力开设语言学科的新课程,目前所开课程有汉、维、哈语精读、文选、写作、泛读、口语、听力、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实习等专业基础课程和普通语言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语音学、古代汉语、察合台语、方言调查、突厥语导论等基础理论课。在加强对内语言教学的同时,中语系承担了给留学生的对外汉语和对外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任务,形成了对外语言教学的优势。此外,中语系还是自治区汉语翻译专业的自学考试主考单位,承担着有关的工作任务。毕业生主要从事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新闻出版单位人员、高校或中学教师等工作,也有的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从事译员工作。

在加强本科语言教学的同时,承担了面向社会的维吾尔语培训工作。近年来,为新疆武警官兵举办两期维吾尔语培训班,受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委托,开办自治区区直单位少数民族语言普及班、自治区双语能力强化班(基层干部)等。通过短时间的集中强化训练,使学员熟悉并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能够阅读相关技术、时政的少数民族语(维吾尔语)报刊、杂志、文件、文献资料等,结合自身特点,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并且能独自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中语系的维吾尔语等教学和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自治区乃至全国高校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历史系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以史学研究为主、兼有其他社会学科的教学体系。开设有历史学、民族学两个本科专业,曾设有文秘档案、考古、历史导游等方向;有中国近代史、专门史、民族学、文献学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历史专业毕业生中有许多已成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如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国家文联副主席的李屹同志就是其中最优秀的成员之一。他们活跃在自治区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为建设边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疆地方史是新疆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早在新疆学院时,文史系就开设有有关新疆历史、语言、民族、宗教等课程。20世纪50年代,新疆大学史地系历史学专业的教师,参加了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调查(新疆境内调查),积累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开展新疆历史、民族、宗教、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70年代,为了配合国家对边疆问题研究的需要,新疆大学政史系历史学专业的部分教师与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的同行合作,编著了《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一书,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并使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1973年新疆大学正式成立了历史系,内设新疆历史教研窒。80年代中期,新疆大学又成立了中亚历史文化研究所。90年代,该学科领域的部分教师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委员会组织的乡土教材《新疆地方史》的编写及人员培训。随着该学科教学、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成果的不断涌现,1978年,新疆大学历史系开始招收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得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关新疆近现代史的研究成为该学位点的重要内容。1982年获得中国地方史(后改为专门史)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又获得民族学硕士点授予权,从而形成了该学科点完整、系统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该学科领域的老一辈学者如魏良弢、刘锡淦、苏北海、魏长洪、冯锡时、穆渊等人,先后出版了《喀喇汗王朝史稿》、《古代西域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新疆岩画》、《辛亥革命在新疆》、《清代新疆钱币》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目前,专门史在教学方面己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的系统课程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拥有中文图书 16万册,外文图书资料2.7万册,中文期刊219种,外文期刊37种。建立丁一支年龄层次、学历、职称结构及民族成份合理的师资队伍,有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乌孜别克、塔吉克等6个民族的成员。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80%以上,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4%以上,绝大多数人的年龄在36-55岁之间。近5年来,专门史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出版专著19部,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项,正在进行的项目1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对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与哈萨克斯坦、台湾、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建立了定期的学术交流机制。该学科的多名教师先后在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过学术交流。已经形成了三个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新疆社会与经济发展史、新疆民族与民族关系史、新疆与中亚文化研究。

阿尔泰学研究所是由于新疆大学“211工程”建设的需要应运而生的。阿尔泰学院研究所成立于1993年1月,第一任所长是李祥瑞教授,曾设有维吾尔语言文献研究室、西蒙古语言文字研究室、民间文化研究室。

中亚文化研究所于1985年筹建,1987年正式成立,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中亚文化研究所曾设有历史研究室、古籍整理研究室、中亚当代问题研究室、新疆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室。二十四史南北朝时期西域(广义)史料维吾尔文译注工作就在此完成,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二十四史南北朝时期西域史料维吾尔文译注》。这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二十四史西域(广义)史料维吾尔文译注”的第六个阶段性成果。

人文学院力求完善自我,在教学科研方面,以培养理论应用相结合的人才的全新思路切入,努力完成素质型的转变,至今已初具成效,建立了在国内、国际的合作伙伴群。逐渐树立的稳健、亲和的学院形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注视与尊重。随着我院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本科教学等水平的提升,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断显现,凸显了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功能。